都说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人的一生是禅悟的过程,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发展也一样。
其实,你会发现,门禁系统也会有这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看门禁是门禁,看通行是通行
这个阶段主要局限在是门禁系统的本身,就像手机的诞生只是为了更便捷打电话。
普遍的认识是门禁只是众多楼宇子系统中用于管控人员出入的系统,用信息化的手段来甄别人员身份,取代物业肉眼辨别,已达到降低人工成本、提升效率的目的。
这一时期,面临的问题是:大家是在按信息化的思路在做楼的软件工程,哪一个业务有信息化需求,对应的系统则会以满足现有业务需求为目的而被开发出来,一般而言不同的楼宇管理者,会有不同的业务需求,而系统往往缺乏个性化定制的能力,多以标准化的系统为主。
其实,本质上门禁系统并不改造现有业务模式,只不过通过无纸化、流程化等信息技术手段将楼宇管理数据化。
然而,这些数据很难为各层次人员提供解动态业务信息,以方便作出有利的决策,让资源更合理的配置,以达到更有竞争力的目标。
因为这些数据大多是为了满足某项特定功能、满足某些部门使用,很少考虑和其他部门的整合与集成,数据也没有互通,数据价值不高,反而增加储存成本,最大的特点就是数据孤岛效应严重。
第二重境界:看门禁不是门禁,看通行不是通行
在楼宇异构系统错综复杂的形势下,进行系统融合已是必然之举,就像手机通话已经不能满足人们需求,拍照、短信、上网等一系列服务基于手机终端终将会被开发。
作为通行需求的基础,以门禁系统为锚点,融合周边OA、消防、视频监控、车场、电梯等系统,进一步提升管控效率和通行体验。
这时的建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楼宇,而是一个数字化聚合体。它既是数据的起点,也是数据的终点。通过系统之间信息互通,基于业务需求构建了全面的、准确的、高价值的数据采集体系。
目前,通行大数据分析已经得到初步的应用,反哺市场、物业相关工作。
门禁系统将C端用户(所有租户)数据化,作为楼宇数字化的一部分,而不再是第一阶段人是人、楼是楼、系统是系统互相干彼此割裂的局面。
这个阶段,门禁系统已经不纯粹,还具备考勤、访客管理、视频抓拍、消防联动、电梯联动等功能。比如当VIP访客进入停车场,访客身份与车牌信息互通,免费停车;打开预约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