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学编剧的初中老师处女作蟑螂,登

        

题目3:《蟑螂》

课间休息时,棠棠突然发现黑板上有一只蟑螂……

作业要求:

1.写成一个两三千字左右的短剧;

2.剧情要有变化;

3.尽可能注意到人物性格刻画;

4.虽然是技术训练,也希望能注重立意开掘。

千字剧《蟑螂》在松江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排练

这不是语文考试题目,而是校园戏剧作业。在上海,一位头一回参加戏剧教师培训的音乐女老师,最近完成了这份创意的作业,而她的习作还被发表在最新出版的《剧本》今年第12期上。这可是我国唯一专门登载剧本的国家级刊物,不知多少编剧都争取着在这份专业期刊上发表自己的剧作。

对于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音乐教师马兰芳而言,《蟑螂》只是她的处女剧。而她本人,平日带教初中音乐课并指导学校学生合唱团,近日才成为上海学校“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暨松江区首届儿童青少年戏剧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学员。目前,这期工作坊尚未结业,授课仍在进行中,而这部小品《蟑螂》就出自工作坊行课第12周时的那份命题作业。

马兰芳与同学们在工作坊从线上、线下进行剧本分角色朗读

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一位从没写过剧本的人,短时间内掌握编剧的核心技术,写出符合基本规范的剧本?马兰芳她们在职学习的戏剧文学入门法,正是从百字剧、千字剧到万字剧的“百·千·万字剧”进阶式编剧法。

马兰芳在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朗读剧本习作

课上,学员们从开放式场景——“课间休息时,棠棠突然发现黑板上有一只蟑螂……”写起。马兰芳设计的“蟑螂”,最初被师生误以为是真的蟑螂,剧中的王老师在学生面前勇敢地一拍,将它打“死”在地,自己的手还被意外划伤出血……

此时,大家恍然大悟,这原来是班上学生张明制作的一只“机器蟑螂”——

王老师说实话,这只蟑螂真能以假乱真,还能被你遥控,它还能停在光滑的黑板上,我还是第一次见,今天算是长见识了。张明,这是你买的吗?

张明不是,是我自己改装的……

于是,老师开始责问张明同学的动机——

张明我本来想把蟑螂放在棠棠桌上的……

棠棠为什么?!

王老师我也很奇怪,为什么?

张明因为她经常告我们的状。

在剧本情节推进中,还没等王老师说话,棠棠就为自己辩护起来——

棠棠我是纪律委员,班级纪律不好被扣分会影响全班,这是我的职责。

……

王老师搞恶作剧,当然要惩罚啦!张明,你自己说,要怎么罚你?

张明写检讨……

王老师张明,你把蟑螂处理掉,下周科技节,你参加创意制作比赛,必须给班级拿一个奖回来!

张明好!王老师,我一定给班级拿个大奖回来!

这个结局,是变坏事为好事的一次反转。《蟑螂》作为“千字剧训练”环节的班级作业,篇幅其实很短,取材也是课堂上发生的一件小事,却能一波多折,将蟑螂这一原本令人生畏生厌的昆虫,转化成了反映社会情状、记录学校境遇、化解同学误会、展现学生能力、体现老师智慧的载体,读完令人会心一笑又印象深刻。

两场“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教学汇报展演在剧场紧张排演中

作为新中国最早创办的文艺期刊之一,《剧本》月刊对稿件审核严格,对于剧本选拔更是优中选优。零基础非专业人员在《剧本》上一鸣惊人,给了“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授课团队与受训学员极大鼓励和肯定。

《公鸡下蛋》《朋友》《生命驿站》剧照

但实际上,这并非“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的学员作品首次登上《剧本》月刊。此前,由学员俞月娥创作的《公鸡下蛋》、金世慧创作的《朋友》、顾月云创作的《生命驿站》等,均先后在《剧本》月刊发表。难能可贵的是,这几位学员之前也都没有搞过剧本创作,这些作品都是他们经工作坊训练后,拿起笔来尝试创作并在反复打磨之下完成的。

“在没有戏的地方写出戏来,在有戏的地方写出好戏来,在有好戏的地方写出‘戏外戏’。”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正是这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获得者、上海戏剧学院陆军教授,在长期的编剧教学实践与研究中探索并创立的。

陆军教授主持课程

自年创立至今,上海学校“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已连续举办7年,培训戏剧写作骨干余人,举办“千字剧”专场汇报演出7场。工作坊也先后获评上海市文教结合资助项目、上海市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上海市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项目、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等,特别是还获得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陆军教授表示,像《蟑螂》这样的剧本,在小事中品味人生,在平凡中发现美好,就需要剧作者在掌握编剧技法的基础上,用心去观察生活,将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用编剧的思维与逻辑进行表达,通过小故事呈现大立意。

            

本文作者:徐瑞哲牛立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