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7公里外遥控设计装修你会为异地装修

来源: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报见习记者程璐洋公里,是福州和哈尔滨之间的距离,对97年的哈尔滨小伙郭珩来说,这也是他的新房与设计师之间的距离。

“我吧,一个东北大老爷们儿,喜欢粉红色,平时不好买粉色的衣服鞋,就想在自己家搞个粉色。”粉色是有风险和难度的家装颜色,设计不好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夏天,等待交房的时间里,郭珩开始在网上寻找解决方案。通过好好住APP,郭珩发现了位于福州的设计师余小乔和她背后的大鱼一舍设计公司,案例契合审美,价格符合预算,郭珩直接交了元定金。

“没办法,哈尔滨根本没有一家独立设计公司,我又不愿意找本地传统的装修公司搞全包。”郭珩说。

像郭珩一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被互联网教育过的审美需求和落后的装修模式发生激烈碰撞,不妥协的结果是,为设计埋单,哪怕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有意思的是,郭珩反馈,他整体的装修预算并没有因此多花钱。而这,有可能正在坚定一批互联网家装企业做设计师平台的信心。

异地

郭珩刚交完元定金,设计师余小乔怀孕了,余小乔主动提出退款退单,但郭珩却坚持等余小乔出月子后再继续设计服务。

郭珩告诉经济观察报,原因之一是新房交付延期,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己不想将就。“房子装了以后一住就是好几十年,我就是要么不整,要整的话我就等最好的”。

一直等到今年7月,余小乔终于开始为郭珩设计装修方案,一个多月后,设计方案完成。目前,郭珩的新房进行到吊顶安装这一步,基本完成了硬装进度条的70%。看着一步步完成的新家,郭珩对这次装修打出了90分,“不光是我自己,我爸我妈还有我女朋友,都挺满意”。

满意归满意,郭珩也坦言:“好几次跑完工地回家的路上,感觉好麻烦好累,心里确实有点儿不太舒服”。

麻烦的根源在于,设计师无法到装修工地现场,很大部分本该由设计师承担和执行的工作转移给了业主,作为外行的业主需要为此付出好几倍的时间精力,往往还会出错。

郭珩的家,单是“量屋”就量了6次,耗时长达一个月,“很多时候下午两三点去现场,六点才能回”,如果设计师能亲自到现场的话,这个工作可以被分担一多半。

因为“远程”而产生的额外负担,也是余小乔谨慎选择异地装修订单的直接原因。

“我推掉了大部分异地设计的订单,因为这对客户的要求太高了。”余小乔告诉经济观察报,客户性格是否怕麻烦、是否愿意付出时间精力亲自盯装修,还有彼此之间的信任与默契程度都会影响异地装修的效果,而能否承受远程所导致的效果落差,更是劝退很多异地客户的关键所在。

所以,在好好住APP的“异地装修/远程装修”话题里,高频提及的关键词是“风险高”“麻烦多”“要想好”。

需求

“非常看好,我非常看好。”这是好好住创始人CEO冯驌对异地装修的态度。

郭珩找到余小乔,得益于好好住的社区平台,而诸多像郭珩一样寻找设计师的需求,使得好好住相信,搭建一个设计师平台会是一门好生意。

与此前探索的电商模式不同,10月底,好好住App上线的4.0版本,最重要的卖点是设计师。“我们会Allin全案设计师业务,保持绝对行业领先。”冯驌说。好好住采取了面向设计师收“会员费”的模式,无论获客数量多少都收取元/年的会员费用。

设计师为获客埋单,得益于装修者愿意为设计埋单,异地装修便是这种需求的一种体现。

“我们看到很多设计师都在做远程装修了,跨大江南北都有。”冯驌认为,根本原因在于设计师资源的稀缺与失衡。

“设计一定是聚集在核心城市的,三线城市不太可能有很好的设计,毕竟设计是一个高阶需求,但是,二三四线城市、村镇仍然会诞生很多的高阶需求。”冯驌解释。

冯驌无法给出多线城市中高阶需求人群的占比,但他表示,“中国人太多了,不用考虑占比,绝对值就够吃了”。

关于远程装修的物理距离与沟通成本,冯驌认为高铁和线上工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发现,很多设计师可以去服务高铁一两个小时之内的客户。而且线上各种工具非常便利,设计师跨城市服务客户,一点问题都没有。”

好好住对远程装修的积极态度也许能从他们的用户画像中找到答案:87%为本科以上高学历人群,80%在一二线城市,88%拥有自有住房,72%为年收入50万以上中高收入家庭,67%为28到35岁新中产阶级,51%有明确设计师需求……

诚然,高收入、高学历、高预算的年轻群体乐于尝鲜,对审美和品质有着超常要求,他们也愿意为服务买单,然而,理论上看起来美好的事情,实践中往往会出现难以预测的问题。

“我估计异地设计两三年能够普及起来,就不错了。”乐观如冯驌,也承认远程装修还是个过程,“找设计师都是刚刚开始兴起的需求,找异地设计师,更是在路上的事了。”

成本

从目前来看,这条路上的拦路虎不少。

“整个装修最矛盾的,是如何把思想落到实际效果上。”郭珩说,“最难的在我这儿,我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充当中间人的角色。”

设计师为何不能直接找工长沟通?

“理论来说是可以的,拉一个三方的群,但一是人家工长愿不愿意这种方式进行沟通?反正我的工长不太喜欢;再一个是三方时间上的协调,很多时候是你说一句话,隔了四五个小时,第二个人才有时间回话,然后隔了三四个小时,我再回馈就指不定啥时候了。”

除了时间成本,距离还会直接增加经济成本。

在郭珩和余小乔所属的大鱼一舍设计公司的合同中,一个房间的效果图需要元,郭珩选择只让设计师做出客厅的效果图,其他房间没有做。

“那就全靠看着施工图脑补效果,现在发现还是出效果图好,拿着效果图让工人去模仿比较容易。别管过程是怎么样,结果是注定的。现在相当于给过程一个解释,结果全靠自己想象,两边想象的不一样,最后出来东西就差一点。”虽然郭珩把这件事归结于自己的决策失误,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不是因为远程,他也许连客厅的块钱都不用出。

除了各项成本的增加,不同地区供应链能力的不平衡也是拦路虎。

“设计师想做出来的样式,你个人去找的商家不一定能做,想要的颜色商家不一定有”,这两天正在做衣柜、橱柜,郭珩就面临这个问题。

“我效果图上半部分是粉色的柜子,这个粉色在我们本地只有一家能做”,郭珩跑过哈尔滨4家红星美凯龙、6家居然之家后发现,“这家给我烤了一小块烤漆板,效果真的非常烂。我要的是粉色,还提供了色卡,结果烤出来一个偏紫色。”

如果找外地的橱柜商家呢?

“这两天我刚拒掉一家,报价很美丽,但是不负责安装,不负责售后。人家就负责烤一堆板子,直接就给你寄过来,然后你自己找人安,自己找售后,要是坏了,就得再花钱重新做。”有时候,通过设计师找到了供应商,物流又带来新的成本。“瓷砖和橱柜我用余小乔提供的商家,额外支出的物流费大概分别是块钱,这就一万。两个床和一套沙发也在她那儿订的,物流估计也得要这个数。”

一项项成本叠加,郭珩究竟为这份异地装修付出了多大的代价?难道这是一个“人傻钱多”的故事?异地装修必须靠砸钱?

价差

郭珩的答案令人意外。“整体算下来,我异地的装修花费和在本地差不多”,原因是,家装市场的南北差异和信息不对称。

“北方的装修人工和建材费非常贵。”郭珩说,“福州10年前是哈尔滨现在这个状态,以整包为主,然后瞎要钱,他们现在行业规范了,哈尔滨还是没有规范。”

“像瓷砖,我们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算上多运费跟本地的商家基本持平。”郭珩解释。

南北方家装供应链的不平衡,在郭珩和余小乔首次线下见面的上海家居展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余小乔告诉经济观察报,郭珩在那场展览中不断发出“怎么这么便宜”的感叹。

“我在展会上买的这套国产品牌沙发和两个床,一共花了元。在我们(哈尔滨)这儿,跟它质量差不多的进口品牌,光沙发就要多,同效果,同质量。”郭珩感慨,“如果在哈尔滨找国产品牌,确实也能在那个价位上找到,但真是奇丑无比,我父母都没看上,真是不符合审美。”

“南方对设计更认可,北方在家装领域不大认(设计)”,高志远在青岛家装市场摸爬滚打多年,得出这样的结论。

福州大鱼一舍设计公司老板王朋的说法也印证了这一点,“我们这边装房子,基本墙都全敲掉重新设计的,但贵阳、成都甚至北方城市是基本不会动墙的。”

家装市场的地区差异,很难用“南北方”简单概括,其背后的气候、生活环境、观念、家居习惯等等复杂原因共同导致了地域间的差异,不可否认的是,南方家居市场的激烈竞争环境使得选择更多元,从而使得价格更透明。王朋告诉经济观察报,郭珩选中的地板在福州代理商报价元/平方米,而同样的品牌在哈尔滨的代理商需要元/平方米,同样的地板配件价格也贵出多元/米。

对策

“异地装修可能以后是种常态,如果全国的设计师都有这种经验,这事儿就好办。”设置专门的客服人员,和复用异地合作过的装修队,是郭珩从业主角度提出的解决办法。

“做我这套(装修)的工人,完全可以再接一套余小乔的异地(设计单),一点儿压力没有。”异地的设计师和陌生施工队走过了全程合作,已经付出的沟通成本,完全是可以复用的。

从设计师的角度,余小乔的经验在于更完善的步骤分解,“比如量屋,下一次就知道提前告诉业主一定需要测量哪些数据,这样就算异地,也不用折腾那么多趟。”

无论是屋主郭珩,还是设计师余小乔,他们的想法都和好好住的冯驌不谋而合。“设计师会帮屋主一起选施工队,其实判断施工队是有方法的,很多设计师有能力。”

经历了异地装修的爱与痛,郭珩看着自己即将完工的新家,痛快地承认,如果要装下一套房子,一定还会找福州的余小乔来为自己设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5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