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老师规定到校的时间只剩10分钟了。
女儿一边穿祙子,一边冲我喊:“妈妈,我的车钥匙找不到了。”
我的火顿时冲上了脑门,像酒精突然被点燃。
再找钥匙肯定是来不及了,只好送她,我一手提着女儿的书包,一手拿起电动车的钥匙,以百米冲刺的速度下楼、推车,飞驰而去。
这一场景隔三岔五的总要发生一次,女儿丢三落四的毛病,任凭我磨破了嘴皮也无济于事,常常因此在出门前一阵手忙脚乱,让人控制不住的想发火。
我以前也是这样的人,手机、钥匙、钱包等物品,常常忘记放在了哪里,为此上班迟到过,办事耽误过,被人批评过。
痛定思痛,我数次尝试着改变这一状况。
1、给常用物品一个固定位置
给常用物品一个固定位置,就像把衣服放在衣柜,把鞋子放在鞋柜一样。
钥匙、手机、遥控器、水杯等常用物品,放在你随手就能拿到的地方,每次使用过后,再把它们放回原位。
事情做起来并不难,却给你带来很大便利,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你不会再心急火燎地翻找,不仅节约了时间,还减少了你的焦虑和不安。
2、不常用的物品要及时清理
你的衣柜里是不是堆满了衣服?
你的厨房里是不是摆满了碗筷?
你的储藏室里是不是有遗忘的东西?
你的药箱里是不是有过期的药品?
你的冰箱里有没有放坏的蔬菜?
你趁着商场打折,囤积了一些东西,而当用的时候,却想不起被你放到了哪个角落。
天天为找东西烦忧不已,天天为找不着东西而生自己的气。
其实,你缺少的不是东西,而是怎么把家中的东西进行分类整理,及时清理。
穿不上的、过了时的衣服要舍得丢弃,不要幻想着你还会穿,一年又一年,你都不会想碰它们。
衣服要分四季分类装箱,小物品放在专门的储物盒里,怕记混了,还可以在盒子上做好标记。
厨房里的餐具要精简,用不着的都存放起来。明明只有两三个人用餐,锅碗瓢盆的弄一堆,完全没必要。
储藏室、药箱、冰箱等,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整理一次,把损坏的、过期的东西及时清理掉,以免误食误用。
学会分门别类的整理后,你发现,你再也不用像猪八戒搂草似的乱翻了。
3、对重要的事情设置提醒
我是属于那种“闪忘”的人。
下楼后才想起有没有关火,门是不是锁了,思量半天,实在不放心,再返回巡视一遍,确定一切妥当才放心离开。
这些都是小事,尚可补救,有的事忘了,麻烦就大了。
比如家人的生日啊,开会的日期和时间啊,准备的材料啊,某天必办的事啊等等,一个不小心就会酿成大错。
所以在手机上或者小本本上做一下记录,设置个提醒,还是很有必要的。
4、赶时间时提前做好准备
有一次带女儿去旅行,送我们的车都开出去半个小时了,我才想起忘带女儿身份证了。
哎唷,司机师傅那个稳、准、狠呐,掉转头就往回开,为了省时间,老公抄近路,翻墙进入小区,三步并作两步地往家跑,就连进入高铁站,一家三口都是采用的奔跑模式。
这一事件给我的印象太深了,太惊心动魄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凡事,必提前做好准备。
睡前,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找出来,放在床边。
去父母家,把要带的东西提前放到门口。
买菜之前,先盘点一下家中的菜品,免得见什么买什么,放坏之后再扔掉。
出门前,把钥匙、手机提前放到包包里,再看看水电气是否都关了,然后放心大胆地走。
当你把年有的事情都提前准备就绪,一切都在你的掌控之中,就没有那么多的“惊吓”了。
记得上学时,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好记性不如一个烂笔头,强调做笔记的重要性。这句话放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样有用。
现代的人们,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是那么繁忙与琐碎,我们的大脑一时忙不过来,选择性地忘记一些事情也是难免的。
关键是它不知道删除的是不是你认为重要的,这就需要你借助其他工具来加强记忆,弥补大脑把不该删的也删了的尴尬。
养成这4个小习惯,会提高你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让你在有条不紊的忙碌中得心应手。
等女儿回来了,且看我如何训练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