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正无情地吞噬着亲子关系,明智的父母却

今天,我朋友给我打电话聊了有关他家孩子的事,因为近期的新冠病毒的影响,所有人都是宅在家里,不出门,所以此时也正是孩子最希望拥有的日子,不用上学,不用每天紧张的完成家庭作业,可以在家自由的玩耍,可以看电视,玩电脑,玩手机......

但是,她告诉我说,她们家昊昊这段时间几乎是天天都喜欢抱着手机玩,而且每次一玩都是好长时间。

我于是在“孩子什么时候玩手机呢?怎么玩?”

她说:“只要一起床后就会抱着手机玩,我也不知道具体是怎么玩的,反正把自己关在房间,长时间不见人。只要我把门打开,他就不耐烦地关上。”

然后我又直接问她:“你觉得这样有什么问题吗?他以前在放学后也会玩手机吗?”

她说:“至少起码也要把作业先做完了再玩吧,像这样一起床就玩手机,怎么行?,以前放学后也会玩。”

我继续问:“那之前老师有怎么说过什么吗?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如何?成绩怎样?”

她说:“因为学校不允许带手机,所以老师倒没反应什么,也没有欠功课的投诉,成绩尚可.

于是,我便再问她主要担心什么呢?

她思考了一下说:“整天玩手机,这样,不好吧?”

手机,渐渐的吞噬了亲子关系

我和朋友的以上这番对话,再次引起我对儿童、青少年使用手机的思考。之所以说“再次”,是因为关于手机引发亲子冲突的案例,我想现在已经是耳熟能详的事了。

其实,在当下的家庭教育中,有很多的父母在看待、处理孩子的问题时,都习惯性的认为“这样不行”,但不知道为什么“不行”,也说不出“不行”背后的担忧,于是只好盲目没收,轻言禁止。

无疑,这种硬处理方式,只会让本就糟糕的亲子关系,雪上加霜。

有人说,手机将会毁掉我们的下一代。我想,就像曾经电视的出现并没有毁掉我们的上一代,电脑的出现也未能毁掉我们的这一代一样,其实要说手机会毁掉我们的下一代,尚且有些夸张。

在网络上有一句经典的话: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毁掉下一代,除了上一代。

更确切地说,真正能毁掉下一代的,却是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如果硬要说手机会毁掉下一代,那也只是因为手机所引发的矛盾从而吞噬了家庭亲子关系,最终导致影响到下一代的成长。

在现实的家庭生活中,多少家庭里,手机却成了横亘于亲子关系中的屏障。

因手机而引发父母与孩子大打出手的;因悄悄的偷父母的钱去买手机的;因不给手机就以死相逼的……

这些因一部手机而在从前骇人听闻的新闻,可以说在当下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

不知是否有想过,其实这每一场手机风波的背后,都隐藏着父母难以觉察的“秘密”。在竭力阻止孩子玩手机的那一刻,父母内在究竟运行着怎样的心理机制呢?

1、当你在玩手机时,我却感觉正被忽略

正如我那个朋友给我倾诉的事情,显然,比起孩子玩手机这件事,其实真正更令她感到不满的,是孩子每次玩手机都会关着门,准确地说,她不知道孩子关着门玩的是什么。

把门关上,就意味着我和你中间的链接就被这扇门给中断了。

我无法看见你,因此就不知道你究竟是在做什么,而在你手机里面的内容,我也不懂,同时我也无法获知你现在手里所做的以及内心所想的。你本来是我内在的心头肉,可是如今,我的心里却是空空的。

相当于换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你这样关着门玩手机,我被你忽略了,我感到很受伤。

著名心理学家曾齐峰老师曾说过:“所有人都会在轻视他人时很迟钝,被他人轻视时很敏感。把“轻视”换成“忽略”,同样适用。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经常听到的版本几乎都是父母忽略了孩子,殊不知,在有些时候,对这种被忽略的感觉更心存恐惧的,却是父母。

即便孩子在玩手机时没有关门,而是毫无遮拦地在你面前痛快的玩手机,其实在你内心的手机面积也会被放大到掩盖孩子的身影。因为,在孩子尽情玩手机的那些时刻,你的存在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是透明的。

2、我和你,除了手机,无话可谈

昨晚在有位妈妈发信息告诉我说,由于近期的新型冠状疫情的影响,她和孩子的相处显得更难了,亲子矛盾也越发激烈,本来,在平时她和女儿的相处都是要么不说话,一说话就会吵架。这几天孩子更是几乎陷入了手机里,天天都会为手机而争吵,争吵的原因,也几乎都是是孩子玩手机。

用她的话来形容就是:除了手机之外,我们无话可谈。

其实更直接的换种方式说,我和你,因为有了手机,才彼此有了共同的话题。

其实,在家庭亲子之间当这种亲密关系已经发展到了除去某样东西以外无话可谈的时候,那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信号。因为这样的“中间物”,却必然承载双方彼此大剂量的爱与恨,积累到一定的时候直至会超负荷断裂。

试想,假若手机没有面世,母女之间是不是就可以和平共处、相亲相爱呢?

我看未必。现在不就很多家庭为了孩子功课而苦苦相逼、斗智斗勇吗?可谓“除了学习,无话可谈”。

于是我们不难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习和玩手机,这两个看似死对头的家伙,然后在左右家庭亲子关系这件事上,竟有着同样的“效能”。

手机,看似成为影响孩子的罪魁祸首,实际上它却是替罪羔羊。

关系中看似缺乏谈资,事实上是父母选择了用“手机”来作为谈资,而且在很多父母眼里这近乎是唯一的谈资。

为了和父母保持“唯一”的链接,因此孩子就选择了继续玩手机,以此来配合父母的选择。

3、亲子关系中,正在用手机互相伤害

手机可以控制他人的情绪。

在家庭亲子关系中,因为手机而延申出这样一种现象,孩子对手机的一拿一放,随时都会牵动着父母的心,这就正像按遥控器一样,随时开启父母或愤怒或平静的情绪模式。而当父母以手机作为奖惩孩子的工具时,孩子也相应地处于时喜时泣的情感波动之中。

而有些家庭的父母只要一看见孩子玩手机,就会立刻暴跳如雷、声色俱厉、情绪失控,甚至还会做出砸手机、打孩子的激烈举动。

而孩子呢?在被情绪化了之后,为了“报复”父母从自己手中夺走手机,于是就会做出离家、自残、甚至是轻生的举动。

就这样,手机便成为了亲子关系中相互控制对方情绪的一种道具。双方看似折磨,实则乐此不疲。

说到这,也许有的人会说难道父母就不应该阻止孩子玩手机吗?以手机作为奖惩又有何不妥呢?

其实,关键点在于,你在做这一切时,是否陷入了孩子“玩弄”你情绪的“圈套”之中。

你越是表现出激烈的情绪,孩子就越是感受到“玩手机”这回事在你们关系中的份量是很大的。从而导致在他们的心里就会误认为每一场因手机而起的风波都是一宗大额买卖,于是乎他们便会用“玩手机”这种叛逆的举动,来购买你波涛汹涌的情绪表达。

4、我因玩手机而内疚,你也是应该如此

现在一切都是智能时代,所以成年人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已是越来越多,可以说玩手机的乐趣也许已超越了我们允许自身快乐的限度,所以我们或多或少的对此会心存内疚。

即便这样,然而在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是无法抗拒手机潜藏的无限魅力,于是就不知不觉的玩得更深,疚意也就会更重。

而当父母无法消化自身心中的这种疚意时,就会想方设法去做点什么,来弥补这份不安。以至于他们便发现了有一个隐蔽的方法,那就是把这份疚意放在孩子身上,认为孩子也应该为自己玩手机的行为感到内疚。

我无法控制自己不玩手机,这让我感到羞耻、内疚和受挫。为了平复心里的这份内疚感,于是,我转过脸去控制孩子,让孩子也要远离手机,这可能是比起“自控”更让我感到“力所能及”的事。

所以在我们身边就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父母这会禁止孩子玩手机,那会又手机不离手。以致于理所当然的就会换来孩子一针见血的辩驳:

爸爸(妈妈),你们不也是经常在玩手机吗?

换个角度说,父母越是强调不能玩手机,反映出的是其内心越是想玩,而此时孩子恰好捕捉到父母渴望疯玩的那一面,并且代替父母去活出了这一面。

灵活的父母,比手机更有乐趣

前天,我的一位闺蜜跟我分享她家孩子在玩手机方面的一些变化。

她说,以前孩子玩手机都是自个儿坐在那儿玩,然而现在却整天“抓住”她,绘声绘色地描述手机里面“发生”的那些奇趣事儿。比如,孩子会跟她详细解释游戏的过程玩法,就像是足球解说员一样过瘾,而且在解说时,还要手舞足蹈地饰演手机里的各个“剧情”的角色。

于是我便问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她想了想说,也许是之前孩子在玩手机时,她忙着其他的事情,没时间和孩子相处,然而现在,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不得不整天都要宅在家里,又没其它太多的事情可做,于是她就会经常在孩子玩手机时,也坐在孩子的身边,什么也不做,所以以至于孩子就抓住她说个不停了。

听她这么说,我一下子也乐了。

有一位父亲更逗,他跟我说,由于他家5岁的儿子平时喜欢玩手机,而在这段新冠病毒宅家时间里,最初的几天更是玩得更多,所以家人都非常反对,然而他却反其道而行之。

他的方法就是,既然疫情宅家,有的是时间,于是就把家里所有能用的智能手机都找出来,在孩子面前一字排开,任其选择,但是有个前提条件:要求孩子必须要能详细的说出为什么选择这台手机而不选择那台手机的理由,同时还必须负责教会爸爸怎么玩手机。

结果儿子被他这样的几番“折腾”之后,最后表示自己再也不想玩手机了,而且还奉劝他也别玩那么多了。

可见,让孩子不玩手机的法子其实是有很多种的,又何止“没收”和“禁止”呢?

像我那位闺蜜妈妈,其实她也并没有做什么,只是在孩子玩手机时单纯的陪伴,就足以稀释孩子与手机链接的浓度。又比如那位爸爸,用了一种充分的满足和积极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