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产业跌宕三十年

白癜风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3676844068971537&wfr=spider&for=pc

家居正在由“静止结构的工具”转变为具有“能动智慧的助手”。

作者

斗斗

编辑

皮爷

出品

产业家

年,澳大利亚南部地区大火肆虐。

这场松林火一直从澳洲南部哈姆利布里奇的农场蔓延至位于澳洲北部的达尔文地区,火线长达公里。造成了至少2人死亡、90人受伤、烧毁80多所房屋及头牲畜死亡。

西蒙·马多克斯是这一地区的居民,在外工作的他全然不知火灾即将蔓延到自己的家。当时,他的手机收到一则火灾警报,这则警报是由智能家居APP发来的。西蒙·马多克斯急忙打开家庭监控摄像头看到了正在靠近的大火。

尽管他表示“无法采取行动”,但是他能通过智能手机App来激活灌溉洒水装置。

火灾过后,虽然他农场上的农作物全部被毁,但他的农场住宅及农场上的牲畜都幸免于难。

诚然,家居智能化成为了最及时的“消防员”。

伽利略曾说:“科学的 目的是减轻人类生存的苦难。”如今,物联网正在赋予传统家居行业“重塑”的机会。

从半自动化的吸尘器到如今可以“放养”的扫地机器人,从刷卡的电子锁到“开门即智能”的联网门锁,从过去每天都在找遥控器的窘态,到现在一个APP便可远程操控全屋家电。家居智能化正在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基础。

更加深层次的变化是,家电由“静止结构的工具”转变为了具有“能动智慧的助手”,厂商们也从制造家电奔向“智造”家居,一个个孤立的个体转变为相互联动的整体。

一、家电产业的下滑曲线

在上个世纪,中国家电是中国制造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年,中国轻工业部与纺织部分离,继而增设了五金电器工业局。次年7月,“家电誓师大会”的产业座谈会召开,从此开启了中国家电40年的暴走。

那个年代的家电巨头有着相似的成长轨迹。

80年代,从电风扇、空调、洗衣机到电视跑完了白色家电之路;90年代,开始自主设计到自主研发,走规模化之路;00年代,从电吹风到榨汁机,开启了小家电浪潮。

过去40年,整个家电行业的导向很清晰,基本就是做好三件事。一是规模化,追求产品的一致性;二是稳定可靠,环保节能;三是结构简单化,操作傻瓜化。

要说哪类家电 有时代象征,电视无疑是 代表性的家电。90年代,TCL、创维、长虹、康佳则在市场经济的搏击中崭露头角。

按照公开数据显示,直到年,长虹仍然是国内彩电行业的 ,面对众多外资品牌的竞争,长虹用实力证明了国产电视品牌的强大。

但从年开始,国内电视市场就出现了低迷期,作为电视行业巨头的长虹在当时的销售份额占比为12.28%和11.51%,在国内电视市场中排名第四,已然没了当年全盛时期的影响力,在行业中只能算是中等水平。

沿着长虹的发展脉络,其衰落有迹可循,90年代的电视机技术大部分都还在使用阴极显像管,不过在年之后,阴极显像管被淘汰的趋势就已经出现,当时有各种各样的替代方案, 的两种就是等离子和液晶,一开始这两种技术不分伯仲,长虹从技术的角度出发押注了等离子,可 液晶电视却成为了市场的宠儿,长虹错失传统家电转型的机遇。

图注:长虹等离子电视

而这只是传统家电企业的一个缩影,遭遇同样境地的还有康佳。

康佳于年成立,成立之后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康佳的总资产就达到了5.49亿,是当时同行中一个竞争力强劲的对手。

后来,公司持续快速发展,不断的扩大业务范围, 在年的时候就达到到了总资产亿的成绩,远远超过了当时很多家电企业,也成为了当时国内最畅销的一个家电品牌。

图注:康佳集团办公大楼

但辉煌并没有陪伴康佳太久。据官方的资料显示,有8年的时间中,康佳就直线亏损30个亿,逐渐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在康佳的财报中,其衰落的原因显而易见。

财报显示,年上半年,企业所投入的研发资金只有0.88亿元,同比下降了15.56%。企业若是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支持研发,要想升级技术、推出极具创新性、差异性的产品无疑是痴人说梦。从财报延伸出来的现状是,康佳其缺乏核心技术,深陷低研发困境。

细看传统家电长虹、康佳走丢的原因,不难发现市场预见性和研发投入不足都成为了阻碍其发展的重要一环。或者说,在机遇来临之际,传统家电厂商并未及时作出正确的发展策略。

21世纪,随着乐视、小米、暴风的出现,互联网家电企业强势崛起。于此同时,传统家电的危机悄然而至。

年,某调查机构抽样调查了传统家电行业62家上市公司,据相关数据显示,半年净利润同比下跌的有23家,增速放缓的有34家。有专家纷纷表示,传统家电行业已经逐渐进入衰退期。

《好奇心日报》曾经发起名为“你最希望打破的家居传统是什么?”的票选征集活动,结果却令人意想不到。

“电视不是客厅主角”观点成为了当代年轻人的共识。换个角度来看,家电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沉默”的工具。

每个时代的更替,都诞生了新的机遇,而每个时代的落幕,也为一批企业敲响了丧钟,年就是 个节点。

二、奔向智能家居

互联网时代,只要抓住时代的机遇,不乏跨届的成功者。

年11月23日晚间,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发布财报。

财报显示,今年三季度,尽管全球电视出货量同比下滑,小米的智能电视全球出货量仍达到万台,营收同比增长19.5%。根据奥维云网的统计,小米电视在中国大陆地区出货量连续11季度稳居 ,全球电视出货量稳居前五。

另外,今年第三季度小米集团的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长15.5%。尽管三季度受到境外海运物流等因素影响,境外IoT及生活消费产品收入仍创单季度新高。

同时,AIoT平台规模继续扩大,截至年9月30日,A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及笔记本电脑)数首次突破4亿,拥有5件及以上连接至AIoT平台的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及笔记本电脑)的用户数超过万。

把时间线往回推几年,很难想象小米作为一家起源于手机的公司,居然会成为智能家居行业的领头羊。

小米只是代表之一,传统家电企业美的、格力、海尔等也成为了引领智能家居的品牌。

年3月,美的集团公布了其年年报,在疫情的影响下,依然实现了营收同比增长2.2%,净利润同比增长8.8%的业绩水平。

结合即将到来的物联网时代来看,美的集团均衡的收入结构下,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的核心在于技术层面,包括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因此,技术人才储备尤为重要。从美的集团的人员结构中可以看出,技术人员规模从年的人提升到年人,五年间增长了一倍。实现了美的基于重资产模式下的一次华丽转身。

显而易见,数字时代下的物联网成 助力。

如今,智能家居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掘金地,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1.4%至亿元。随着互联网家装市场渗透率的提高,预计到年将突破亿元。

这是一个分叉路口,有人选择逆流而上,有人选择顺流而下。时代潮水往往是由溪入海,从涓涓细流到滔天巨浪,开端不见其踪影,但结局往往都在证明其是不可逆的流向。

如果从现在来看,不可逆的潮水流向清晰可见。

智能家居1.0:智能家居雏形阶段,最显著的呈现形式是家电、窗帘、车库门等家庭用电设备的自动管理,可以减少用户劳动量;

智能家居2.0:智能家居初级阶段,智能家居单品问世,例如智能开关、智能插座、智能门锁等,但单品之间彼此孤立,不能互相连接通信;

智能家居3.0:智能家居进入物联网阶段,利用网络通讯等技术,将有智能控制、信息交流及消费服务等功能的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有机结合;

智能家居4.0:智能家居与人工智能结合。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的全屋智能家居系统可以感知用户在家中的即时性需求,提供智能化服务。

从某种程度来说,从固有的制造家电奔向“智造”家居的理念,可以看成是家居行业摆脱传统烙印的 步,完成了智能家居行业外在形式的全新塑造。

三、万物智联,家居产业的新商业逻辑

智能家电纵向上为家电打开了智能之门,智能家居横向为智能家电拓宽物联网之路,从家电到智能家居是一个飞跃性的转变。

站在智能家居的风口上,家电企业有望实现前所未有的变化,成功飞起来。不过,智能家居虽然是发展潮流,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但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

在琳琅满目的智能家居中,家电品牌不一,每个品牌都有各自不同的数据收集后台,导致用户数据共享和收集很难,难以警醒数据智能管理。

诚然,智能家居本质是一个家庭物联网系统,对于智能家居厂商的大数据分析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而这些恰是互联网巨头的核心能力。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相关企业已经开始物联网应用的新高地,阿里、腾讯、京东、华为等巨头正竞相从多个角度布局来争夺在智能家居的制高点。

阿里云基于自身在云计算方面的优势,推出的智能生活物联网平台支持各类家居家电设备编辑接入平台,其基于统一标准的设备互联互通,加之云端算法和服务集成,实现智能场景解决方案。

腾讯拥有巨大的用户数量和社交属性,基于“连接”优势,通过庞大的Sill开放平台附能智能家居硬件。赋予腾讯智能家居物联网强大的生态构建力。

华为基于自研系统HUAWEIHiLink智能家居开放互联平台,解决了各智能终端之间互联互动问题,形成开放、互通、共建的智能家居生态。

对于互联网巨头而言,谁能够率先布局就意味着能够长久的占有用户,也就掌握了用户背后的数据。

智能家居行业的变革,迅速而猛烈。对巨头而言,深入行业是一门必修课。然而跨界之路并非如此容易。

在小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