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的代县、繁峙县以北,横亘着一座西南—东北向的恒山山脉,绵延数百里,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将太原盆地、忻定盆地与大同盆地隔开,雁门关就是这道屏障上的关隘。
司马迁在《史记》中,给古代的农耕区和游牧区划了一条线,即著名的“龙门—碣石线”,“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
“龙门—碣石线”在今山西境内为西南—东北向,从吕梁山南端开始,经过太原北边,向东北穿越太行山。恒山山脉在“龙门—碣石线”以北,从植被生态而言,恒山屏障是古代山西更明显的农牧分界线。
有歌谣曰:“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养桑蚕不种麻;百里并无梨枣树,三春哪得桃杏花?”
在数千年的历史上,山西中南部的农耕文明,倚仗这道屏障的保护得以发展。这条屏障,是中原王朝在黄河以东、太行之西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最南的一条防线。这条屏障以北,人们习惯上称为塞北、塞外、雁北。
穿越恒山屏障的南北通道,取道代县西北的句注山间,因形势险峻,控扼南北,古称句注塞。
此处山脉属于断块山,陡峭险峻,群峰高耸,东西连绵,横断南北,海拔多在米左右,只在代县西北形成了一处海拔多米的U形山峪,两山对峙,其形如门,北飞南归的大雁,选择这处相对较低的山峪通过,古人把这处山峪称为过雁峰。后世于过雁峰上置关,故名雁门关。
成书于战国晚期的《吕氏春秋》,论及当时的天下九塞。九塞之中,在北方有六处:大汾(今灵石县西南)、崤(崤山—函谷关)、井(今井陉)、令疵(今河北喜峰口,古称卢龙塞)、句注(今雁门关之西)、居庸(今北京居庸关)。
其中句注、居庸、令疵三处关隘,自西向东,构成了当时最北边的一组关隘。《山海经·海内西经》:“雁门山,雁出其间,在高柳北。”高柳即今阳高县。战国时期,赵国在今山西北部设有雁门郡,郡治今右玉县南,是因为雁门郡所辖的高柳县有雁门山而得名。
东汉以前的雁门山、雁门郡都与现在的雁门关没有什么关系,不可不察。《史记》记载名将李牧在雁门防备匈奴,李牧驻防的雁门指雁门郡,在今右玉县。现在的雁门关一带当时称句注塞,属于赵国的腹地。
公元前年,纵横家张仪到燕国劝说燕王与秦国联盟,句注塞就出现在张仪的言谈中。公元前年,句注塞还出现在另一位纵横家苏厉的笔下,他给赵王写信说:“秦以三军攻王之上党而危其北,则句注之西非王之有也。”说明句注塞是战国中期一处知名度很高的要塞。
作为军事要塞,雁门关的历史至少有多年了。
就现在而言,雁门关不过是山西境内一处知名度较高的历史名关而已。但在历史上,雁门关却是名震天下。
因为雁门关一线是古代农耕区与草原游牧区的分界线,一直是中原汉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十分重视的攻防之地。
汉、唐、宋时期,太原是关中、河洛的北大门,雁门关则是太原的门户。雁门失守,太原危矣;太原失陷,长安、洛阳震动。
元代以前,雁门关是中原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