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咋想的,竟然从北大退学,来读技校!”
年秋天,北京工业技师学院院长童华强收到一份入学申请,当他看清楚申请表上的学生信息后,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脱口而出这样一句话。
这个要转学的学生叫周浩,是北京大学级的本科生。事实上,不仅仅是童华强,所有的人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周浩要放弃顶级学府,来念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技校?大家都说,他是一时冲动,总有一天会后悔的。
可是,几年过去,周浩却说:“放弃北大,是我这辈子做过最正确的决定。”
年,周浩参加了高考,并考出了分的好成绩,成为青海理科前5名。
这样的高分,让周浩和父母都欣喜万分。但是,在报志愿的问题上,他们却有了分歧。周浩心心念念想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因为那里有很多实用性的课程,很对他的胃口。
从幼儿园开始,周浩的动手能力就特别强。父母给他买的玩具,他经常拆了装,装了拆,乐此不疲。长大后,他开始对家里的电器下手,遥控器、收音机、电视机等家用电器,都被他拆了重装过无数遍。他还喜欢做各种各样的模型,像汽车、坦克等等,有些模型甚至需要花费几年时间才能完成。
周浩的父母看到儿子花费大量时间,捣鼓这些东西,虽然有些担心会影响学习,但是看到他的成绩一直非常优异,也就没过多干涉。甚至,周浩的父亲有时候还会和他一起组装。
不反对,并不代表就是支持。当听到儿子想报航空航天大学时,父母还是第一时间就表明了态度,不行!
在他们看来,儿子考这么高的分数,不报清华北大简直太浪费了。其实,不光父母这么想,连周浩的老师也是这么认为的。
于是,大家伙轮番给他做思想工作。考虑到自己年纪小,经历的事情少,周浩最终还是妥协了,听从大人们的建议,在志愿栏上填上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专业。
当年9月,周浩在亲朋好友的一片祝福声中,踏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
周浩原本以为,自己到了北大之后,会有一个新的开始。可是没想到,接下来的这三年,他迎来了人生的至暗时刻。
初到北大,周浩也曾全心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可是没过多长时间,他就发现自己对生命科学专业,根本喜欢不起来。这门学科偏理论和分析,周浩每天面对的,都是枯燥的理论知识,和背不完的概念,他只能硬着头皮学。
学习这种事,如果需要以一种逼迫的态度去学的话,只会让人感到痛苦,而且效果很难保证。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周浩的成绩一落千丈,喜欢的课程勉强能考个七八十分,实在喜欢不来的课程,就直接挂科了。
面对这样的结果,周浩有点不知所措。一路走来,他都是天之骄子般的存在,如今,竟沦落到挂科的地步,打击不可谓不大。正当周浩万分沮丧之时,同学的一个建议,让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同学说:“如果你实在对生命科学提不起兴趣的话,可以先去旁听工科学院的课程,看看自己是否喜欢,不行就换个专业。”
这之后,周浩没课的时候,就去旁听本校工学院或者清华工学院的课程,然后他发现,那些课程也是纯理论,实操课程只对本院学生开放。
于是,周浩想到了转专业。可是,在北大,转院也不容易。想转入的院系和所在院系之间,课程必须要有一定的交集,学分也得达到相应的标准。生命学院和工科院之间的课程设置大相径庭,几乎没有交集。而且,周浩的学分也不够。这意味着,转专业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学习是学不下去了,转专业也转不成。接二连三的打击之下,周浩万分绝望。之后,他选择先休学一年,好好思考一下未来人生路该怎么走。
办好休学手续之后,周浩就来到了深圳,开启了打工生涯。那一年,他做过很多兼职,当过电话接线员,还在流水线上当过工人。没想到,当流水线工人的那段经历,让他一下子找到了方向。
那是一个生产电感线圈的工厂,在那里,周浩就像鱼儿到了大海一样。对于流水线上的那些工种,他不仅无师自通,上手非常快,而且肯吃苦,效率还高。车间主任对周浩的表现万分满意,打算把他当成技术骨干来培养。
这样的肯定,对处于人生低谷期的周浩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激励。也让他看到了,人生并不是只有那一条独木桥可走,只要他肯努力,有一技之长,条条大路都可以通罗马。
一年休学期满之后,周浩回到了北大。
这时的他,已经不再那么迷茫和无助,他开始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他在查询国内外的资料后发现,在工业技术成熟的德国,很多技术工人都是高学历。而我们国家的技术工人普遍学历较低,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
此前,在旁听的时候,周浩已经学过很多理论知识,但是却没有实践的机会。于是他想,有没有一种可能,将自己的高学历和数控技术结合在一起?之后,他把目光放到了职业院校上面,并很快找到了喜欢的方向,那就是数控技术。
其实,早在大一的时候,周浩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