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带手轮的依据
《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HG/T-)第11.9.7条,手轮机构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未设置旁路的控制阀,应设置手轮机构。.工艺生产安全连锁用于紧急切断阀的控制阀,不应设置手轮机构。3.手轮不应用于阀门的机械限位。补充说明:此条是从国外抄来的,且主要针对生产装置。二、带手轮的依据
依据1:《石油库设计规范》(GB-)第9.1.1条,工艺管道上的阀门,应选用钢制阀门。选用的电动阀门或气动阀门应具有手动操作功能。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mm的阀门,手动关闭阀门的时间不宜超过15min;公称直径大于mm的阀门,手动关闭阀门的时间不宜超过0min。
条文说明:9.1.1钢阀的抗拉强度、韧性等性能均优于铸铁阀。采用钢阀在防止阀门冻裂、拉裂、水击及其他外来机械损伤等方面比采用铸铁阀安全得多。为保证安全,目前在石油化工行业,易燃和可燃液体管道已普遍采用钢阀。在价格上,钢阀并不比铸铁阀贵很多。有鉴于此,本条规定“工艺管道上的阀门,应选用钢制阀门”。年发生的某油库火灾事故教训之一是,供电系统被毁坏后,储罐进出油管道上设置的电动阀不能快速人工关闭,致使事故规模扩大,本条对手动关闭阀门的时间规定意在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补充说明:应该以工艺要求为主。
依据:《石油化工罐区自动化系统设计规范》(SH/T-)第5.4.1.13条,用于连锁切断进料的紧急切断阀,应在火灾危险区外设置现场手动关阀按钮或开关,用于危险情况时现场手动操作。
条文解释:
5.4.1.13通常液化烃球罐等储罐的紧急切断阀需要设置现场手动关阀按钮或开关。
补充说明
1)从年代上看,《石油化工罐区自动化系统设计规范》(SH/T-)比《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HG/T-更接近现在。
)从使用范围来看《石油化工罐区自动化系统设计规范》(SH/T-)比《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HG/T-要广。
依据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AQ-)第5.3条,原则上,自动控制装备应同时设置就地手动控制装置或手动遥控装置备用。就地手动控制装置应能在事故状态下安全操作。
补充说明
这是原国家安监总局的规范,地方应急管理部门一般参考这个规范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来验收。
依据4:《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安全技术规程》(AQ-)第6.13切断阀,储罐物料进出口管道靠近罐体处应设一个总切断阀。对大型储罐,应采用带气动型、液压型或电动型执行机构的阀门。当执行机构为电动型时,其电源电缆、信号电缆和电动执行机构应作防火保护。
切断阀应具有自动关闭和手动关闭功能,手动关闭包括遥控手动关闭和现场手动关闭。
补充说明:同上。另“现场手动关闭”就是带手轮。
依据5:中石化关于印发《罐区隐患整改攻坚战指导意见》的通知()39号:
.对属于一级或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储罐,除设置高、低液位报警外,还应对低低液位和高高液位设置相应的报警及联动保护措施。需设置独立SIS系统的储罐,其进出口管道上的罐根阀(紧急切断阀要采用防火措施,应具有手动操作功能,并采取防火措施),储罐高高液位、发生火灾事故等紧急情况时用SIS系统联锁切断进料;不需要设置独立SIS系统的储罐,其进出口管道上的罐根阀宜采用控制阀,并应具有手动操作功能,储罐高高液位、发生火灾事故等紧急情况时可通过基本过程控制系统联锁切断进料。
补充说明:次说到“应具有手动操作功能”。
供参考!
额定蒸发量t/h以上的锅炉有什么设计标准?以下供参考!《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GB-《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T-《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GB/T-/XG1-《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GB/T-《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锅壳锅炉》GB/T-《锅炉房设计工艺计算规定》HG/T-为了针对设备本体或管线泄漏而设计的吸收塔,泄漏孔径应按多大计算?最大可信(不小于10-6)。场景筛选是从1.0E-05,但不表示最大可信不小于1.0E-05,可信事件是1.0E-06,这是从1.0E-06重新修改到1.0E-05的原因,SIL常用1.0E-05,这个值更适合作为可容忍的单场景事故风险,tolerablefrequency。供参考!规范中的“平焊(平板式)法兰”,是特指平板式法兰还是平焊法兰和平板式法兰?一般是指PL形式的法兰,具体可参考《板式平焊钢制管法兰》(HG-97)。供参考!压力管道、反应釜等特种设备操作人员不再需要取证,这个是什么文件?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操作、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氧舱维护保养还是要求取得特种设备相关操作证件具体要求请参考市场监管总局关于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有关事项的公告〔年第3号〕。供参考!
法兰紧固需要双头螺柱是出自哪个规范?:按照《压力容器法兰用紧固件》(NB/T-01)要求,压力容器法兰紧固件应用等长双头A型或B型螺柱。供参考!罐区内气源管必须是金属管吗?依据1:《仪表供气设计规范》(HG/T-)第8.1.1条要求,供气系统的总管和干管配管可选用不锈钢管或镀锌钢管。8.1.气源球阀下游侧配管宜选用不锈钢管
依据:《石油化工仪表供气设计规范》(SH/T-
)第6.1.1条要求,现场供气干管、支管可选用镀锌钢管或不锈钢管,连接管件应与管道材质一致
6.1.气源球阀后及空气过滤器减压阀下游侧配管,宜选用不锈钢或带PVC护套的紫铜管,对有防火要求的场合,仪表供气管路应选用不锈钢。
6.1.3气源管路上的阀门材质应高于或等同于管路材质。
依据3:《石油化工罐区自动化系统设计规范》(SH/T-)第5.9.3条要求,仪表供风管线宜采用镀锌钢管,螺纹镀锌管件连接,经过气源球后以及过滤器减压阀后宜采用不锈钢Tube管及管件。供参考!
催化燃烧属于明火设备吗?是否需要做安全防护距离要求?化工行业受困于此,环保行业也受困于此;查阅国家、行业、地方对催化燃烧出台的标准、技术指导规范中,均未指出安全防护距离的要求。但是,专家提出:催化燃烧中的“燃烧”,是需要做安全防护或防火要求的。其实CO或RCO称作“催化燃烧”是不完全正确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如CO是英文单词CatalyticOxidizer的缩写,Catalytic是催化剂、触媒的意思,Oxidizer是氧化剂的意思,都没有提到“燃烧”,只是,“燃烧”是一种剧烈氧化行为,是需要“氧化剂”,即Oxidizer的参与。从字面理解:是把“氧化剂”延伸理解为“燃烧”,其实正确的理解应该是--“燃烧”是氧化的一种存在形式,只是,当我们给业主方解释“催化氧化”这个概念时,对“氧化”这个概念或过程无法较为直观、形象的描述,人为的将“氧化”说成“燃烧”,便于市场或技术在市场的解说。专家也深以为然。其实,RCO中的“R”是regenerative的缩写,是再生、再造、循环的意思,也没有“燃烧”意思(市场中将CO人为理解为RCO的也大有人在,是市场的故意行为,以后细说)。但一些设计院,以企业标准的形式向外解释,将催化燃烧(其实应该成为“催化氧化”)归类到明火处理设备中,为此,为了查明归属,翻阅了一些资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年版)》(GB50-)第.1.8中定义:明火地点--室内外有外露火焰或赤热表面的固定地点(民用建筑内的灶具、电磁炉除外)。针对该定义:外露火焰,无需解释,肯定归属于“明火”;重点查阅:“赤热表面”的概念,多少度属于“赤热”?均为明确定义;如果从字面理解:“赤”是说“红色”,可以理解为“热度使物体表面变为红色”的物体(当然,“红色”也没有办法明确定义,红色一千种,紫色一万种,故有“万紫千红”的成语)。从该条款中括号备注:民用建筑为内的电磁炉除外;是否可以理解为:电磁炉也属于“赤热表面”物体?如果是,电磁炉加热时变红的颜色或温度,我们大家就有直观感受了。由此,我们催化燃烧的设备进口温度一般是在50-摄氏度之间,出口温度-摄氏度之间,这个温度是否属于“赤热”范畴,需要考究;但是,电加热管的工作状态,归属到“赤热表面”物体,应该不会太大争议;由此,是否可以推定:催化燃烧设备中存在“赤热表面”物体;那么进一步推定:催化燃烧设备属于“赤热表面”设备;进一步从定义推定:催化燃烧属于“明火地点”中的“明火”设备了。该标准的表3.4.1备注中明确:“乙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物的明火或散发火花的地点的防火距离不宜小于30m”。
如果从该标准中解读:催化燃烧属于“明火”设备,是需要安全防护距离设计的。供参考!
负压蒸馏系统是否需要安全泄压设施?负压蒸馏是否需要泄压保护,要全面考虑,除了考虑系统冷却、真空系统失效后蒸馏系统的压力情况,还需考虑其他异常工况下的超压情景;如物料分解,持续加热,加入过度、开车时氮气吹扫失效、运行过程上游或氮气系统异常、下游倒流等有相关的事故案例,建议全面考虑各类事故情景,真空和超压并不一定同时发生,但可能发生负压到超压。供参考!5T的电动单梁葫芦,是否属于特种设备?是否需要年检?不属于特种设备,根据《特种设备目录》(质检总局公告﹝﹞第号),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属于特种设备(代码),电动单梁葫芦不属于其范围。供参考!
声明:以上内容整理自石化联合会“华安HSE智库群”日常研讨交流内容,不代表任何监管部门的观点,仅供业内人士参考!
水平有限,不当之处,欢迎留言批评指正,以便于我们在整理问答合集时修改完善。
也欢迎大家留言提出HSE相关问题,一起研讨。
整理:陈新丽、金龙、马明星、周玉婷、罗东明、周芹刚、王东梅、孔祥云、马尚杰、黄春燕、贺江峰、侯伟国
审核:蔺菠、闫俊杰、王新龙等专家
鸣谢:华安众专家。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上面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