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海德格尔曾如此反抗生活的冰冷,乡村的土地里深埋着我们内心的渴望。
▼
文:侯继勇
编辑:黎帅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周其仁在其著作《城乡中国》中说:千难万难,中国改革重头戏之一,是打开城乡间的市场之门。
历时四十年,中国城乡之门已经逐次打开:第一道大门,是农副产品的市场之门,第二道大门,是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之门……
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下乡,科技助农,特别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普及,一个“科技+农业”的新契机出现了,中国农业正在完成包括科技化、市场化、产业化、品牌化在内的“新四化”进化,城乡之间的坚冰正在技术、市场、政策利好之下融化,新农业、新农村、新农人正在由一种设想变为一种现实。
农业“新四化”时代,城乡对立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高效的沟通与连接。中国农业过去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农业“新四化”将使中国农村由小农升级为强农。
7月19日,全国劳模纪荣喜和技术能手笪白玉飞抵云南富民,组队代表江苏参加“人工智能VS顶尖农人”草莓种植大赛,人类历史上首次草莓种植“人机大赛”拉开了帷幕。
这次“人机大赛”由中国农业大学和拼多多共同发起,联合国粮农组织技术指导。接下来几个月,辽宁东港、江苏句容、安徽长丰等地获得过世界金奖等奖项的“顶尖农人”,将对阵来自荷兰、江苏、云南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的4支人工智能队,实战比拼“传统农艺”与“AI种植”的水准高低。
这让人们回想起了另外两场“人机大战”,年3月9日至15日,韩国首尔,阿尔法围棋以总比分4比1战胜李世石;年5月11日,一台名为“深蓝”的超级电脑将棋盘上的一个兵走到C4位置时,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国际象棋名家卡斯帕罗夫不得不沮丧地承认自己输了。
从计算机诞生以来,人类一直在验证一个猜想: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AI)相比究竟谁更厉害?
历时二十多年,事实似乎不言而喻,机器智能胜过了人类智能。这一结论让人类对未来充满担忧:既然机器智能胜过了人类智能,那么机器会不会消灭人类?
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预测未来可能的情况之一是:人类智能将与机器智能结合为新人类,新人类无所不能,成为超越智人的“神人”。
“人工智能VS顶尖农人”则在探讨另外一种可能,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和谐共处,相辅相成,共建美好地球。具体到目前,是探讨更先进、更高效的农业模式。
草莓种植“人机大赛”是“技术下乡,技术助农”的理想化预演,这次人机大赛中展示的除了人工智能外,还有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BP神经网络、区块链……
与前两次全球围观的“人机大赛”不同,这次“人机大赛”展示的不是单个产品的能力,而是一个智慧系统的能力。
四支人工智能参赛团队来自第一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的胜出者:6月24日,在参与初赛的17支科技组队伍中,共有4支年轻队伍脱颖而出。
7月22日,拼多多副总裁陈秋在演讲中表示:“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希望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农业生产、种植策略、生长模型等结合,探索出一种有效的智慧生产解决方案。
拼多多作为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具有向农村普及智慧生产解决方案的能力,这种能力可能使拼多多未来完成从一家电商公司到技术平台的完美升级。
1
城乡四十年:回不去的故乡
李子柒走红网络,是一种社会情绪的集中呈现,有人们对于乡村的所有美好想象,也有对于城市生活的失望与疲倦。
有网友流言:“她只是一个活着的传奇人物,也是未来更多一代人的真正灵感来源”、“我突然感到一种强烈的冲动,想要改变我的生活度,成为更好的自己。”
看上去很美,李子柒视频里的农村,并非真实的农村,它是一个带有滤镜的农村。
周其仁说:中国人口很多,不过十数亿中国人,也仅分为两部分人,一部分叫城里人,另外一部分叫乡下人。这样看,城乡中国、中国城乡,拆开并拢,是一回事。
关系万千重,建国70年,城乡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几次大的跃迁,从绝对隔离慢慢走向相对融合。
国家工业化时期,农副产品源源不断供应城市,走的不是市场路线,而是靠“统购统销”,国家压价收购农产品,又加价把工业品卖给农民。这一压一加,“剪”出一笔差价,为农业国工业化积累资本,这就是“剪刀差”。搞“剪刀差”的关键,是国家把住流通关口,统一以计划价格收购农副产品,又统一在城市分配农副产品,同时还管分配工业品下乡。
网红李子柒
这一模式的恶果是,低价拿农副产品,农民生产意愿就不可能高,地不能尽其力,人不能尽其才,货不能畅其流。邓公于年说,“8亿人搞饭吃,结果饭还不够吃”。
周其仁说:管用法门是一点一点地拱,先从计划外农副产品开始,如芝麻花生之类,计划内的,选价格弹性大的品种先试,比如蔬菜里的“细菜”,“大路菜”晚一点放,粮食留待最后,“民以食为天”,不是闹着玩儿的。一波三折,此消彼长,农副产品的市场之门最后终于还是打开了。
计划时代农民外出,有一个不雅的称号,被叫作“盲流”(盲目流动人口)。年中央“一号文件”开闸,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城务工经商,加之后来中国加入世贸,与全球市场打通,浩浩荡荡的农民工大潮再也不可阻挡。截止目前,几亿农民常住城镇,成为中国城市化建设的生力军。
通观四十年,城乡之间的物、人、土地流动正在变得高效,但仍然面临诸多瓶颈。以前,农民卖菜难、卖粮难、卖果难,中国制造产能过剩,但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无法顺畅的到达乡村市场。拼多多出现之后,淘宝,京东跟进,过去五年以来,电商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城乡之间的货物流通。
过去四十年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是单向流动的,从农村出去的年轻人大致分两类:一类是通过升学这条通路进入大城市的年轻人,另外一条通路是通过打工进入城市的年轻人。通过考大学进入城市的年轻人大多在工作的城市安家立业,民工大多在春节返乡小住,其余时间则在城市逗留。
单向流动形成的结果是农村空心化,空心化正困扰着当下的中国农村。
从青春到白发,回望故乡,现代人有乡愁,却没有故乡,因为故乡已经回不去了。一个关键的原因是,即使故乡可以暂时安身,但是已经无法立命。
安身的意思是住下来,父母还在,亲朋戚谊还在,儿时的社会关系还有存留,从小生活过的破旧的老屋还在,城市漂泊的年轻人可以暂时寄放身心,抚慰灵魂。
立业是要有事业,有事可做,有业可立。困在水泥森林里疲于奔命的都市人,看到李子柒的视频,内心就会涌动起对美好田园生活的想象。但他们也就想想而已,并不会真的卖掉北上广的房子,到农村里过李子柒的生活——哪怕那看上去很美。大家内心都明白,真正让自己来干活,刀耕火种,双脚着地,双手沾泥,就不会像李子柒视频里显得那么美好了。
雷蒙·威廉斯曾说:“没有农业劳作和劳工的田园风光;树林和湖泊构成的风景,这在新田园绘画和诗歌中可以找到一百个相似物,生产的事实被从中驱除了,道路和通道被树木巧妙地遮蔽,于是交通在视觉上遭到了压制;不协调的谷仓和磨坊被清出了视野……林荫路一直通向远处的群山,在那里没有任何细节来破坏整体的风景……”
当下城市里的人遥望乡村,很像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墨客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乡愁书写,看上去很美,仅此而已。
2
高原云果:从“卖得好”到“种得好”
怎么让怀揣乡愁的年轻人,或者曾经的年轻人回到农村,既能安身、又能立命,这必须在农业上面做文章,而做文章的切入点是科技。
从云南昆明是核心区出发,差不多1个半小时车程到达云南省富民县,富民县有昆明的后花园之称,国家高原云果产业园坐落于此。
园区由中心服务区、商贸物流去、食品加工区组成,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汇集全产业链发展要素,形成了以水果为主题的一二三产业梯度布局的格局。
草莓种植“人机大赛”决赛就在云果产业园举行,四个人工智能草莓大棚与四个顶尖农人大棚分两行一字排开。
云果产业园的负责人钟林介绍:云果产业园的核心业态包括云果产业大脑(数据云果中心)、科研双创中心、金融结算中心、云果会客厅。
云果产业大脑已实现用物联网技术解决云果分布空间广,难以集中连片,生产过程不规范,难以监管的问题,能实现全时段、全数据监测;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底层架构,将物联网监测信息上链进行加密保护,解决产品追溯,品质及公信力的问题,实现水果生产全过程监管;用爬虫技术监测全国多个农批市场实时交易情况,获取全国各个水果单品实时价格及供求信息,出具产业报告,所以云南云果从业者提供参考,爆出农户种什么水果赚钱,以及种什么样的水果该什么时候出售。
拼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决赛启动
科研双创中心建设国际一流的云果科研院所,打造科研技术平台:一是以高校、科研院所智力支持,结合园区一流的硬件设施,为云南水果种苗的改造升级,培育技术改良提供帮助;二是辅以数据收集分析,打造云果标准体系;三是建立云南水果的区域性公共品牌“云果”。
金融结算中心建设了一座基于水果电子买卖交易的大宗水果现货市场,构建满足水果贸易投资、保值、实物交割需求的电子化产业交易平台,面向全省水果种子商、全国水果采购商提供开户、实物交收,金融结算、担保质押等服务。运用农业物联网、大数据运算等技术探索水果期货交易的可能性。
云果产业园金融结算中心与上海泽耀农产品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中商.云果国际农博城”,实现热带水果北上、温果然下;与云南农担展开合作,云南农担为入园中小农业企业提供10——万元不等的信用担保;与云投集团合作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水果市场店的“果拍中心”。
在中心服务区用10到20亩的农业用地配备5%的设施农业用地建设约个云果会客厅,打造云果集中展示中心,每一个云果会客厅作为农业企业的第二总部,实现对外展示,商务洽谈等功能;种植园利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将生产全过程数据接入云果会客厅形成“园外园”。
高原云果产业园希望实现三个目标:一是“云南水果”,实现云南全省水果一盘棋,通过绘制全程水果产业分布地图,借助物联监测,数据分析等手段,做到水果种植面积、水果类型、上市时间等信息清晰明了,有助于农业厅高位统筹管理,二是“云端水果”,数字化水果生产全过程,给予水果产业信息交付以高效,给予水果品质溯源以客观,给广大消费者信心,架设供需两端互通互信桥梁;三是“云上水果”,立定标准,达标即为云果。
草莓种植“人机大赛”中,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爬虫技术等几乎所有最尖端、最前沿的技术都得到了展现。
作为主办方之一,拼多多是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通过电商模式让农货“卖得好”,国家高原云果产业园探索的则是如何让农民“种得好”。如何才能“种得好”的共识是必须利用新技术。陈秋说:“多多农研科技大赛”探索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策略等,与传统种植结合,创造出更多的附加值。
“比赛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比赛产出一批切实的成果,帮助小农户承担得起新技术,并从中收益,实现技术下行,科技助农。”陈秋表示。
3
技术赋能:诗意地栖居的大地
中国农业在很大区域内还属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依靠的技术基础是铁器,而铁器的发明距今已有0年的历史,今天已经是信息技术时代,中国农业技术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中国必须进行技术升级,才能具有现代化的国际竞争力。
科技助农,农业进化的基础是技术创新,这已经是共识。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龚元石在当天的演讲中表示:数字农业、智慧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之路,这次“人机大战”中,5G、大数据、传感器等新技术的低成本应用,有助于农业信息化的深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问题是科技如何下乡?陈秋说:在生产端,农业的投资回报周期长、人力管理成本高、高素质劳动人才整体上是稀缺的,目前农业的数字科技含量远低于其他行业。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龚元石
龚元石认为需要借助拼多多这样的互联网平台的力量。陈秋透露,至年底,拼多多平台的涉农活跃商家数量是58.6万家,年一季度,新增涉农商家数超过了27万家,规模比年全年的还要大,预计年,拼多多平台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的成交额至少会达到亿元。
这不仅是一个可以帮助农民“卖得好”的平台,也是一个可以帮助农民“种得好”的平台,对于农民来说,拼多多是渠道,对于智慧农业,数字农业解决方案提供商来说道理是一样的:农民将农货通过拼多多卖到城市,智慧农业、数字农业解决方案可以逆向卖到农村,赋能农民。
与前两次“人机大赛”相比,这次“人机大赛”就具有了不同的意义:年、年的人机大赛纯粹是算力比拼,这次“人机大赛”就有了产业与经济上的意义。
科技下乡、科技助农一直进展缓慢,原因是环境不成熟,条件不具备,不仅交通不便利、通讯不发达、智能终端不普及。
过去十年来,这些情况正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村硬化路到户、宽带到户、国道通县,人人拥有智能手机。条件成熟,电商才能帮助农民“卖的好”,这是拼多多崛起田园的大背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帮助农民“卖得好”助力拼多多完成了第一次腾飞,帮助农户“种的好”将帮助拼多多完成第二次腾飞,并且想象空间更大。
技术创新正在让中国农村迎来“千年未有之变局”,形成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格局。那么,技术化、市场化、产业化、品牌化的“新农业”会是什么样子呢?
现代化农业的样板有三,一是美国的规模化农业,二是日本的园林式种植业,三是以色列的科技农业,这三种农业共同的特点是现代化高技术。正是依托于现代高科技,这些国家才有了农业现代化运营模式,才有了农业的产业化、品牌化。
从技术上看,中国农业有后发优势,简单地说,美国、日本、以色列农业的技术基础是工业、电气化时代的技术创新,而中国的农业有机会直接由刀耕火种的铁器时代进入信息技术时代,这种跨越某个或者几个发展阶段的现象被称为直过现象,直过现象会诞生超级红利,成为创业创新的风口。
预测未来,最重要的是预测终局,中国农业的终局会是什么模式呢?
奈斯比特在《亚洲大趋势》一书中曾预测,中国农业会是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的结合,在中国的东部、中部,人口密度大、地形结构复杂、人均占地少,农业的最终模式是日本的园林式农业;在中国西部,幅员辽阔,人口稀少,便于规模化种植,最终形态是美国的现代规模化农业。
个人认为,中国的农业未来既不是美国模式、也不是日本模式、更不会是以色列模式,原因除了因为技术创新的“直过现象”产生的“超级红利”之外,也与中国地大物博,区域状况复杂,不同区域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不尽相同有关。中国农业的未来,会是更具竞争力的中国特色农业,根本原因是技术起点更高。
雷蒙·威廉斯在《乡村与城市》这样写到:”对于乡村,人们形成了这样的观念,认为那是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宁静、纯洁、纯真的美德。”
“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海德格尔曾如此反抗生活的冰冷。技术赋能后的新农村,将会成为这样的“诗意地栖居的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