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看到百家号中有#百万遗产守护者计划#征文的消息,查了一下,发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蒙古族养驼习俗”也是其中之一,顿时欣喜异常!因为,我虽然不是蒙古族,但当年在部队戍边时,人手不够临时救急,曾经充当过连队军驼一个月的“驼倌”,对“蒙古族养驼习俗”也算是颇有心得吧!虽然军驼与普通骆驼身份不同,但养驼的习俗都是相通的。在这里把自己当年的那段“牧驼趣事”经历分享出来,权做引玉之砖吧!
阿拉善兄弟边防连乘驼巡逻(网络照片)
那是一九九一年的冬天,地处“骆驼之乡”阿拉善额济纳旗的连队里,老兵退伍,新兵还未下连,连队人手捉襟见肘。一天,指导员找到我,对我说“连队现在人手紧,牧业班学习的学习,探家的探家,打不开点了。我和连长商量了一下,让你把牧业班的活接过来,这样你白天放驼也有时间复习复习功课,为明年考军校打打底。”连队的情况咱知道,再说连首长又为咱着想,没说的,我一拍胸脯“坚决完成任务!”
可是胸脯好拍,如何完成好任务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作为内蒙古人,骆驼我从小没少见,但要说与这些大家伙“亲密接触”,可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兵法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要想当好“驼倌”,先得熟悉它们的习性。因此,在牧业班蒙古族班长福柱学习走之前,我天天跟着他熟悉骆驼的脾性,了解养驼的习俗。
军驼圈舍福柱班长非常细心,从骆驼的军籍、编号说起,何时饮驼,怎么饲驼,多长时间喂盐饼,怎么上笼头,怎么系鼻绳,怎么上驼鞍等等,如数家珍,我是连写带记,总算弄了个大概齐。末了,福柱班长严肃地说“说了这么多,你只要记住,军驼是我们无言的战友,沙漠戈壁里巡逻,车去不了的地方,只有靠它们,才能完成我们的任务,一定要像战友一样去爱护它们!”
放驼单飞的日子终于来了。这天天还没亮,我就爬起来,按福柱班长教的,先扛一袋驼饲料均匀的倒入食槽中,让军驼们饱餐一顿,而后再担几担水,让它们美美的喝个够。忙乎完这些,天已经大亮了。乘着骆驼们吃饱喝足悠哉悠哉之际,我边假装刷毛,边靠近班长给我指定的坐骑,一头脾性温和的母驼,因其前腿微跛,所以我叫它“瘸腿”。因在此之前已有过骑乘配合经历,因此“瘸腿“对系鼻绳,套笼头等颇为配合。
在上驼鞍时,按班长教的,先向下拉鼻绳发出“坐、坐”的口令,让高大的骆驼卧下后,系好鼻绳。先在双驼峰之间垫上一层小棉被,按班长讲,这个不是必须程序,这样做只是为了骑乘时的舒适,毕竟“我好它也好”呀。垫完被子后,按程序铺上蓝色毛毡织成的鞍片,再搭上塔塔,调整好驼镫的长短,驼鞍就算上好了。本来还有吊带和肚带需要系上,以此来稳定驼鞍,但我记得福柱班长说过,骆驼行动比较迟缓,平时放牧时动作幅度不大,也可以不系肚带,再加上系肚带还得让骆驼起来再卧下,因此,这步就让我省略了,这样做的效果怎么样呢,一会后面再详说。
上完驼鞍,我赶紧跑回炊事班三下两下吃完早饭,背上装着给养和书的挎包,打开驼圈门,待大部分驼都走出去后,我解开“瘸腿”的鼻绳,吸一口气,猛的一步跨上驼背。因为这里班长专门提醒过我,乘驼时动作一定要利索,不然稍一迟疑,腿没跨好坐好,骆驼就会起来,容易挨摔啊。还好,我的乘驼动作非常老练,刚一坐上去,高大的骆驼轰然而起,没等我驾驭,“瘸腿”自动跟着出圈的驼队,慢慢悠悠的走了起来。
夕阳下的乘驼巡逻队(网络照片)大小几十峰的驼群,在头驼的带领下,踢踢踏踏的踏出一阵烟尘,向着连队西面的戈壁滩走去,那里有大片骆驼喜爱的骆驼刺。跟在驼群后面,我扭身回头,看着逆光中的连队,高高哨楼上的国旗和连队的剪影轮廓,瞬间在我脑海中定格,这么多年过去了,那幅场景依然难以忘怀!
我骑着“瘸腿”兴奋地跟在驼群后面,只要驼群方向稍向北偏离,我就驱使着“瘸腿”快跑几步把它们赶回来,班长说了,北面两三公里的地方,就是国界附标,一不小心出了境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样大约走了八、九公里后,驼群在头驼的带领下,慢慢停了下来,开始低头觅食了。而我则颇有些失落,这么快就到地方了?我还没骑过瘾呢!
既然到地方了,于是下驼给“瘸腿”系上绊绳,让它在附近啃着骆驼刺,我则找了一个向阳背风的小沙窝,晒着太阳复习功课。冬日的暖阳晒在身上,让人舒服的昏昏欲睡。我边看书边想,这放驼很轻松嘛,不用训练不用站岗,很不错的活呀!时至中午,就着已经冻的冰凉的水,啃完就着咸菜的两个凉馒头,这是我今天的午餐了。
戈壁滩乘驼巡逻吃完午饭,休息了一会,大约一点多钟我就开始准备往回赶驼了,因为班长说过,冬天天短,要早点往回赶,在天黑之前回到驼圈,不然天一黑,驼群就不走了。于是骑上“瘸腿”,开始往回赶驼群。可是不承想,来时非常听话的驼群,这时却像个顽皮的孩子,你往左赶,它往右跑,你往右圈,它朝左走,就是不按中间的路线走。一来二去,半天也没走多远。我一急,就忘了班长告诉的不系肚带动作幅度不要大的告诫,催驼左右哄赶,当跑到一处小土坎处时,突然,正在奔跑的“瘸腿”一个急刹,猝不及防的我猛的向前一冲,虽然努力抱着骆驼的脖子,但依然从控制不住地从骆驼身上滑落了下来。摔到地上的我,还没反应过来,不知什么东西又砸到了我的身上,头上也被敲了一下。趴在地上,我往上推了推遮住眼的棉帽,回头一看,砸在身上的,正是我那一套没系肚带的驼鞍,而此刻我的座驾“瘸腿”,正忽闪着美丽的大眼睛,站在土坎上看着趴在地上狼狈不堪的我。气急败坏间,我从地上一跃而起,想去抓住“瘸腿”的鼻绳,可能我的动作过猛,吓着了它,它一甩头跑了。我追也追不上,又怕再丢了驼鞍,只能悻悻的拐回来,扛起那堆驼鞍再去追。
温和沉默的ctc当时的那个情形,现在想起来都狼狈。戈壁滩上,一个是扛着鞍子追驼的我,一个是跑开几步就停下来看我的骆驼“瘸腿”,旁边还有一大群看热闹的骆驼。后来,也不知跑了多远,直到“瘸腿”拖在地上的的鼻绳挂在了骆驼刺上,这才让我捉住了它。
天色已经不早,我顾不上生气,赶紧给“瘸腿”重新披挂好,又捡了两衣兜的小石头,骑着“瘸腿”继续往回驱赶驼群。这回我吸取教训,不再在驼群两侧左右奔跑着赶,而是边跟在驼群后面慢慢的走,边用小石子“遥控”驱赶头驼,它方向一偏,我就用小石子给它较正,这样的效果很明显,驼群往回走的速度比之前快了很多。但是,前面追驼时浪费的时间太多,在走到隐隐能看连队时,太阳的最后一抹光芒也隐没在地平线下。虽然天空中还有夕阳的余光,但我能明显感觉到,骆驼不愿走了,随着天色越来越暗,我的心也直往下沉,看样子天黑之前回不到连队了,该怎么办?
天彻底黑了,驼群不走了,三三两两的就地卧了下来,我靠着卧下的“瘸腿”,呆呆地望连队方向,不知该如何是好。我既不敢在黑乎乎的夜里往回走,也不能抛开驼群,不迷路事小,稀里糊涂越境可就坏了。可是戈壁滩冬夜的寒风,一夜下来,有“瘸腿”的依靠,冻不死也够我喝一壶的。正在我一筹莫展之时,连队方向出现了两处亮光,其中一处活动的灯光渐渐向我这个方向运动过来,我突然意识到,连队派人找我来了!我激动的一面大喊,一面迎着灯光跑去,当见到举着捆了三个手电的战友们时,那种孤立无援中见到亲人的感觉,让我的瞬间泪目。
战友们告诉我,连首长一直让哨兵用望远镜